次按危机的中国战略机遇

虽然次按危机后果在恶化,但是留给中国战略收购的优质投行、银行已经不多了。

王正鹏﹕财经专栏作家,独立博客《财经夜谭》写作者,现为和讯股票兼投资信息部副总监。

去年圣诞节后的四五个月,中国舆论对于海外收购突然转向。现在,一种混合着嘲讽色彩的保守主义味道在浓烈飘散,他们眼里的中投或中信的海外收购显得十分莽撞。

在很多批评者眼中,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与A股的新手买股票一样,只要行情一变,就到处找后悔药吃。这也是近期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突然偃旗息鼓的原因。一周前,中信逃过贝尔斯登一劫的新闻披露后,这样庆幸的保守主义舆论更是格外高涨。

目前,对于美国次按危机的后果评估并没有明确结论,但是战略收购的时机——即使在最近次贷危机后果恶化的背景下——已经不多了。这是考验中国投资决策者商业智慧的一个最后时机。

中投去年秋天三十亿美元收购黑石后,浮亏过半。就像中国A股最近的大跌中,很多蓝筹股腰斩一样。不过,那些想在股指期货上掌握话语权的战略投资机构,却从没放弃过沪深五零指数中的大公司的战略持仓,相反,他们在不断地加仓。这样的模拟是说服保守主义投资决策者的好办法。

其实,华尔街比马克思主义者还要推崇辩证法。如果不是次贷危机,中投根本不能用五十亿美元拿到摩根斯坦利百分之九点九的股权,中信也无法用十亿美元拿到贝尔斯登百分之六的股权(虽然贝尔斯登最后出现了戏剧性命运结局,这是另外一码事)。新加坡淡马锡和阿布扎比投资局,也根本不能几十亿美元就持有那么多的花旗和瑞银的股份。

三月十七日当摩根大通要收购整个贝尔斯登后,高盛、雷曼、美林、摩根斯坦利等投行的股票大幅下跌百分之九到百分之三十五。在一片热烈的指责声中,反对中信与国开行收购的人士格外兴奋。我的观点是,贝尔斯登算不算战略标的需要评估,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错失花旗确实是一次遗憾,虽然我知道购买花旗的生意只要成交后就会出现浮亏。

可是,请注意,主权财富基金从事的是战略收购。即使让中信、平安这样的代理人出马去收购贝尔斯登、富通集团,对于短时的浮亏不能像一个A股的新股民那样,涨一块钱兴高采烈,跌一块钱就垂头丧气,每天心惊胆战地计算自己损失了多少又赚取了多少。就当时的收购语境来看,中投收购黑石、中信参股贝尔斯登都没有错误。

回头看一看新加坡的淡马锡与阿拉伯人的战略投资手法,他们看准时机后就果断出击,确实捞到了不少战略标的。今年春节前,花旗一百四十五亿美元的求援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据说在最后一刻撤兵。手法老到的阿布扎比投资局、新加坡的主权财富基金却坚决出手。更早的时候,美林六十六亿美元的融资计划一开口,科威特投资局与韩国主权财富基金就把手伸过去了。

现在回过头看,即使欧美顶级投行的股价仍然在跌,但像摩根斯坦利、美林、花旗、瑞银这样值得战略收购的顶级标的还有吗?早已没有了。其余的二线小投行、小银行、小保险公司怎么又称得上是战略收购?这样回头看,中投买黑石、摩根斯坦利的股份即使有浮亏,也算不了什么。

从圣诞节前到现在,美国人不顾通货膨胀这一他们多少年来最防备的敌人,连续不断地降息,表现了布殊政府对于拯救美国经济的坚定决心。今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获胜者的第一政治筹码都来自于把美国经济拉起来的强大决心与手法。因此,二零零八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向好是经济界的共识。在这样的语境下,低价收购的战略金融标的,将在未来会获得一个长期的好收益。

美国在一定意义上把对于全球经济的思考与表述权外包给了华尔街,他们用报告和评级、投资与撤出左右着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运。一九八九年的日本经济危机、一九九零年代初的拉美经济危机、一九九零年代末的亚洲经济危机,其经济与社会打击力超过军事后果。在这些事件中,华尔街不但是胜利者,并且用其经济哲学理论改造了东欧与东亚。

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持股欧美顶级投行,政治上的收益远远大于经济上的收益。此前,中投持股黑石不久,美国国内的保守主义力量已经对来自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开始了妖魔化的粉刷。如果让华尔街自己为恋爱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作证婚词,说话的分量又是什么样的呢?

股权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学习全球投资的杠杆。作为通向华尔街的通行证,持有摩根斯坦利百分之九点九的股份,对于年轻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来说,就跃过了森严的信息壁垒,在一个最上流的全球经济社交圈出现。对于一个长年生活在欧美主流舆论阴影下的中国来说,无论是在纽约还是伦敦,这次次按危机都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而这样的战略收购的大门很快就要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