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购海外企业 精明选择勿当傻瓜

2009年7月12日 星期日 05:10

【明报专讯】世界矿业巨擘澳洲力拓集团的4名员工,被中国安全机关以「窃取国家机密」为由拘捕,目前此案仍在调查阶段,确实详情暂未全然分晓。「间谍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讨论的原因,是中国目下正与包括力拓在内的三大国际铁矿巨头,就铁矿石价格进行商讨;而中国购买铁矿石的背景,则是近年中国改变策略,大举出外收购能源企业,成为全球陷入金融海啸下的一大特色。

金融海啸人民币坚挺 「走出去」必然趋势

金融海啸对相当部分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是残酷的,大量能源企业巨债缠身,部分更濒于倒闭边缘,不少只能出售资产来自我挽救。这些企业奄奄一息之际,却是经济相对稳定的中国一个「走出去」的良机——不说别的,中国外汇存底突破两万亿美元,全球第一;人民币在疲弱的美元面前显得更坚挺;私营企业有着极大的走出国门意欲。种种客观因素,使得中国在买家主导的巿场上成为金主。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两个星期前,中国投资公司以1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矿业公司泰科的一成七股份;中石油计划以170亿美元收购阿根廷石油资产;中石化也准备收购瑞士石油公司。中国正藉着国际资产价格较低的时刻,把部分外汇储备变成亟需的石油和矿产等资产。根据商务部统计,中国企业海外收购,2002年全年仅2亿美元,去年已达208亿美元,占去年对外总投资的五成。这种走出去的势头在今年显得尤其突出,今年头两个月,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比起去年同期猛增四成。

这些都不过是开始而已,国际间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一定规律,吸引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是1:1.1,即是吸引1元外资,对外投资便是1.1元;发展中国家是1:0.13至0.15,中国则是1:0.09,连发展中国家也比不上。中国应否从此把力度都用在走出去收购,单从这一比率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是」,然而现实却不是单纯从追逐并赶上这一比率般简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外汇最多,中间走了不少弯路也吃下不少苦药丸,改革初期的洋跃进,就令当时并不丰硕的国库吃过一阵子苦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愈挪愈大,中国吃的亏也较前为小,但也不是完全能够免疫,前年中国投资公司以30亿美元入股美国百仕通(Blackstone )亏了大本,之后更入股大摩,际此美国经济沉疴未起,这些投资的命运可思过半。有一种解说是,从计划经济走进巿场经济,中国得交点学费,我们对此期期以为不可,这些靠全国人民以廉价劳动力一点一滴攒下的外汇,绝对不可大手大脚,就是用在收购海外企业上,更应小心谨慎,切忌再当冤大头。

中国商务部对企业走出去是持积极的态度,因为,正面来看,通过收购海外企业,可以购入需要的硬资产,更可以通过经营取得更大的利益。商务部提出《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提供可合作国家或地区的资料和法规,并有相关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信息;以投资美国为例,具体到从当地汽油电力煤气价格,到妥善处理与工会关系,无不一一列出,走出去的态势非常强烈。

海外并购忌财大气粗 仔细了解免枉交学费

然而,事实却是中国企业往往是盲人骑瞎马似的走出去,尤其是中国如今主力把收购方向聚焦在能源企业,这已远远超出商业范围,因为西方向视能源为战略物资,而中国在广义来说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对此多有顾忌,泛政治化之下,中国企业很多时会无功而退,早前中国铝业收购力拓失败,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涉及巨大的政治因素。屡战屡败的还有金融业,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老本行,中国在巿场经济悠长的历史长河里不过是呱呱堕地的初生婴儿,硬要不分清浊便伸脚进去,后果往往令人扼腕。

中国在这个时候收购海外企业,这当然比紧抓着一大堆外汇或债券干坐为好,尤其是当资产价格往下掉,更是入市良机。不过,中国切不要像逛超级巿场那样见到什么都想买,关键是买回来有没有用,早前四川有民企想买下连美国人也吃不消耗油量的悍马四驱车,便是这种财大气粗的反映:当美国开始研发另类能源时,中国却想买进耗用巨大传统能源的产品,想也不想就把烫手山芋接过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不能避免并且是必须的,但先决条件是必须当一个精明的买家,而不是像傻瓜那样的暴发户。